白楊步道長度為2公里,單程步行約一小時。白楊步道也是利用臺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整建而成,溪谷美景為主要特色。入口在中部橫貫公路168.8公里處,距離天祥西方約500公尺,由豁然亭步道山稜下方的隧道口穿過長達380公尺的隧道,就從陶塞溪流域進入瓦黑爾溪流域,再沿著溪旁平坦的施工道路前進,約1公里後,在第三個隧道附近,就轉入塔次基里溪流域,也是峽谷景觀較壯麗的精華路段。再走過四個長短不一樣的隧道即達白楊橋,這是橫跨塔次基里溪的水泥橋,橋下的激流與深潭,非常驚險,峽谷的景觀也非常壯麗。
白楊橋對岸另一隧道即通往水濂洞之途徑,但因經過多次地震與颱風,已成為容易崩坍的危險地區,目前停止開放,遊客只能在白楊橋附近遠望白楊瀑布,或者走過支流溪的吊橋,到觀景臺回望白楊橋的景觀與塔次基里溪的峽谷。
資料來源 :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4&id=10
109.10.23-109.10.26 我和老爺安排宜蘭花蓮四日遊.第一天我們就來到了花蓮
當天的天候是飄著細雨.我們走中橫公路.一路上欣賞風景
就在蘇花公路上找個涼亭吃泡麵.解決中餐 ~
當天老爺只安排兩個景點 ~ 白楊步道和九曲洞
白楊步道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其中一個步道.近年來非常的熱門.整條路非常寬廣好走
步道的最偉多是非常知名的水濂洞.很多人慕名而來.連我家的孩子都極力推薦
白楊步道是台電在1984年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計畫所建造的一個施工道路
因為荒廢之後才改建成步道.好讓遊客休憩並親近大自然.欣賞步道之美
白楊步道之名稱的由來是在以前步道的底端可以接通到合歡越領古道中的
一段古白楊.因而命名為白楊步道
由白楊步道入口處到水濂洞.來回路程約4.2公里.不會太遠
中間有7個大小不同長度的隧道.最長的約走350公尺
白楊步道因為地質脆弱的關係.有時只要有颱風.地震和豪大雨過後.都很容易封閉
還好我們來的這天天氣還不錯.只飄點小雨而已.連傘都不用撐呢
所以可以順路進去參觀.真的是不虛此行 ~
白楊吊橋 ~
腳踩立霧溪之上.往橋下俯瞰.溪水清澈.微風徐徐.令人心曠神怡.欣喜若狂
難怪越來越多的人只要遇到假日.就往山上跑.這可不是沒有原因的
白楊步道的水濂洞 ~
欲走進水濂洞.務必準備防水的水電桶.防水頭燈.雨衣.防滑鞋
如果想要攝影的話.建議也要戴防水相機.做好萬全的準備
話說的很多.可是我只有帶雨衣而已!哈哈
很多人都直接把鞋子放在外面.走水道進去.一定要穿雨衣
不然鐵定會變成落湯雞 ~
而我是走水道旁的步道.還是多少會溼掉
因為步道裡面光線不是很透光.還是要小心至上
一趟水濂洞之行.頭髮還是多少有淋濕啦
然後雨衣可以留給下一個人使用(要對方同意喔)
不然就必須帶走.不帶走亂丟.可會吃上罰單的 ~
太魯閣國家公園九曲洞在封閉施工6年之後.終於在2019年6月重新開放給遊客參觀
九曲洞步道足足有700公尺之長.在每個轉彎處.在每個定點駐足.所看到的景色都很有特色
除了中橫公路為最窄峽谷之外.還有魚躍龍門.九曲蟠龍.栱形水泥景觀明隧道等等
九曲洞步道的路面很寬闊且平坦.是一條很大眾化的遊憩步道.老少咸宜的觀景的地方
九曲洞步道是中橫公路的舊道改建而成.全長共700公尺.原路走到底.須原地折返
其九曲洞步道和燕子口步道都是太魯閣峽谷地形精華的路段
每年都吸引很多人造訪 ~
前往九曲洞遊玩的旅客.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覺得搭乘公車覺得很耗時.就可選擇騎機車前往
九曲洞的入口處有設計機車的停車格.但是就沒有汽車的停車格了 ~
九曲洞的入口處是在台八線中橫公路173.7K.距離東端的太魯閣約13公里
距西端的天祥約5公里.搭乘公車都可以直接到達步道的入口.這是最好的方式
優點是不用擔心停車的問題.缺點是會花費很多時間在交通上
因為步道的入口處沒有停車場.所以開車的朋友必須把車子停在3公里外的綠水合流停車場
然後再搭車過來.這是自駕的部份 ~
我們進入九曲洞後.除了沿路欣賞風景外.更讚嘆當時的以人力開鑿闢路的相關工程人員
只能說是前人種樹.由後人來乘涼.衷心這些工作人員的辛勞(致敬...)
有些景觀明隧道的石柱上會有金花石蒜.台灣蘆竹等浮雕
據說總共多達5種峽谷植物在其中.不過這部分我倒是沒有去細數過 ~
至於什麼是明隧道.明隧道是餵了防止上方的落石砸重車道或行人所設計
明隧道經常都會出現在懸崖山路的地方.明隧道就像遮雨棚一樣.保護步道
避免石頭砸中行人而設計 ~
步道緊椅著高山深谷而行.向下俯瞰是湍急的立霧溪水.看這兩岸陡峭的山壁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及險峻的地勢.讓人驚嘆不已
心想台灣也有如此的美景.也不需在此疫情期間出國賞景
就能讓人心曠神怡了
請慢慢賞圖囉 ~
留言列表